石桥横卧,流水淙淙。傍晚时分,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排头乡狮龙村村民刘立云坐在狮龙河边的古树下休息。狮龙河发源于上游的石坝水库,全长19.2公里。过去,河道淤积严重,河岸杂草丛生。
去年以来,排头乡对水患最严重的6公里河段开展乡级示范河流建设。清河道,固堤坝,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效果很快显现。不仅如此,村里还对河道两岸进行生态修复,加宽硬化河边步道,种植花草树木。
2018年以来,湘潭市科学规划,立足防洪保障、资源优化、环境改善、生态治理、产业建设、文化打造、精细管护等7个方面,结合湘潭河湖流域特点,实施了一批水清岸绿、人水和谐、景色宜人的高标准美丽河湖项目。
“按照湘潭市河长办的要求,每个乡镇每年打造3公里美丽河流(段)。”排头乡河长办主任胡天真说。
目前,湘潭市各乡镇共对392条河流(段)进行清淤、除杂、砍青、生态覆绿等建设。众多乡级“样板”河流不仅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还成为当地居民文化休闲的好去处。
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的古泉日流量约6万立方米,是流域面积26.7平方公里的碧泉河的源头。整治前,河道两岸截污不成系统。经过护砌、清淤、美化、亮化,如今河水清澈,河堤上还种上了红叶石楠和桂花等观赏树木。“我们乡里人也有了自己的‘沿河风光带’。”碧泉村村民冯天波说。
“为拦截、吸纳和降解可能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使试点区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甚至Ⅱ类标准,碧泉河及其相应支流来水均在湿地净化后汇入湘江主要支流之一的涓水。”锦石乡副乡长、河长办主任叶栋琪告诉记者,依托湿地公园,唐家湖村、金湖村发展起花卉种植产业,拓展环湖生态休闲旅游项目,依托良好水生态发展绿色经济,持续促进村民增收。
今年9月,湖南省印发《关于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实施“五千工程”建设“和美湘村”的意见》。突出水利设施除险加固、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完善抗旱水源体系建设,加强河湖湿地保护,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湘潭市水利部门正着力助推建设一批“和美湘村”。
责编:王莉君
来源:人民日报
-
东山学校“校友回湘”暨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
共叙情谊 共谋发展!东山学校“校友回湘”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
“东山大讲堂” 第八期开讲 聚焦国家海洋安全形势
-
郭勇视频调度全市中秋国庆假期值班工作情况
-
郭勇督查中秋国庆假期重点工作:以扎实工作成效守护群众平安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在东山学校作专题讲座
-
校庆添彩!国防科大思政教育一体化基地落户东山学校
-
翰墨贺华诞!王松灵院士创作楹联正式揭牌